Close
Skip to content

本會史實記

香港米行商會,前身為「米行公所」,籌辦於1919年,會址設於香港干諾道西,主事者包括蕭叔廉、楊瑞生及鄭展鵬先生。

及至1937年,易名「香港米行商會」,由義和隆楊瑞生之子 – 楊永庥先生任主席。其時副食品罕有,米糧為主要之民食,香港米行商會成立宗旨為聯合正當經營米糧批發商人,共同致力確保民食供應充足、價格穩定,保障同業合理利潤,防止不法分子混入行中破壞秩序。當時彥碩、鄧開、陳謙亭、蕭柱雲先生積極投入會務,銳意整頓,訂定會議章則,守時開會,衣冠整齊。

1941至1945 年間,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,香港淪陷,十室九空,市場無業可營,會務中輟,所有紀錄,散失無存,十分可惜。會員中,在戰前已經營米糧批發者有廣利公司、義和隆、兆豐年、裕豐隆、茂益隆、英源莊和茂泰行。

1945年,喜告和平,市場雖告恢復,但百廢待興,尤以民食最為重要,本會前賢趙聿修及鄧開先生高瞻遠矚,於1948年春,首倡復會,各捐出壹千元作為籌備經費,趙聿修先生更慷慨主動借出干諾道西19號榮豐行4樓為臨時辦事處。經過公開推舉,趙聿修、鄧開、楊永庥、陳華新、陳梓卿、陳謙亭和詹銓均先生共7人為籌備委員,分別向華民政務司及勞工處註冊立案,會址隨之遷往香港永樂西街212號4樓。復會紀念日為1948年4月6日。創會復會,路途披荊斬棘,前賢功不可沒!

1950年,本會奉政府命成立「香港米行商會發售政府白米處」,專責辦理零售米商登記及編製等級事宜,再按額發售政府米予零售米商。本會全體動員以平抑米價與便民為己任,獲政府頒令嘉獎。其後政府結束配米制度,改為頒佈《1951年進出口管制法例》,准許符合規定的入口米商申請輸入米糧;1954年11月25日政府公佈准許經營大米業務的29家入口米商,香港米業市場步入「三級制」時期;1955年10月1日本會開始每天印發行情表,促成入口米商、批發米商和零售米商三方貿易。

1977年,工商署擬將食米規管範圍擴大至批發米業;本會為使全體會員獲得優先登記起見,於12月8日呈遞工商署一份「對政府擬進行註冊批發米商意見書」備案;1979年,所有經營批發米業公司必須向政府登記。2000年,政府放寬入口及批發米商不得經營他業的規定,香港米業市場遂由昔日的「三級制」,自然過渡至「食米自由進出口法」時期。香港米行商會重整會章,吸納融和新舊業界持份者,並由代表批發米商,擴闊至服務整個香港米業市場,每年舉辦會員考察團到產米國,與產米國當地政府官員和商貿代表緊密聯絡合作,為業界出謀獻策,繼續發光彩。